:::
tiaat logo
:::
原閔3
原閔3
原閔1
原閔1
原閔2
原閔2
Exit full screenEnter Full screen

Siyat Moses 阮原閔

藝術家介紹

「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語言是可以比創作更能去抒發這樣的情感。」對阮原閩來說創作突然出現了一個意義,且這件事情使他能夠持續的創作下去。在追尋自己原住民的身份過程時,要融入一個群體,最一開始,最基本需要外在的改變,從父親那裡接手的衣服,裡面包含了許多的情感,讓阮原閩思考自己是否真能擔當得起。臺灣在南島語系中不只是在地理上面、政治上面,都處於相對邊緣的狀態,我們也處在安全地帶裡,邊緣的線不只是一種隔絕,是認清自己身份的過程,往外走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誰。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複眼觀:消失與定格的肖像-原住民族攝影展|花創園區 24 棟|花蓮市
2023 混血人|臺北當代藝術館 MoCA |臺北市
2023 掀開那刻|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臺北市
2023 版之所是、版之何是、版之何用?|十一份美術館|桃園市
2022 「一身的紅」阮原閩個展|覓計畫 Seek Project |臺北市
2022 另一座板塊|臺東美術館|臺東市
獲獎與提名
2022 2022 南島國際美術奬|入選獎
2022 「一身的紅」個展獲第 20 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2020 獲文化部與原民會臺北藝博合作推薦:2020Venuciar 原住民新銳藝術家
2018 2018 高雄獎|版畫組入選獎

作品說明

名稱〈 Ririh:昔在今在〉 〈Ririh:我可以畫一個圈〉

媒材 複合媒材

年份 2023

神話可說是人類某種永恆的真理故事或象徵,這種永恆真理通常屬於美學的範疇,藝術家阮原閩作品〈Ririh:昔在今在〉及〈Ririh:我可以畫一個圈〉,以賽德克族「繡眼畫眉鳥Sisin」的傳說故事為題材,讓Sisin鳥穿梭在7個圓形之間作為畫面主體,7個圓形以絹印的手法結合織品複合媒材創作製成,旨在傳統中的靈鳥肉身雖然經過世代演進,至今依然存在,對我們而言,傳統到當代的那些可見與不可見的神聖精神意義,依舊在時空的流轉變遷下交錯相依,成為「我們」文學與美學生活的重要內涵。

〈Ririh:昔在今在〉

以賽德克族傳統神話故事:繡眼畫眉鳥Sisin的傳說作為發想,主旨為生命的圓,如只傳統織布機上相連的布,禍福相倚的生命旅程、歷史中的世代交替、當代與傳統之間的無限輪迴。整件作品,以Sisin鳥穿梭在七個圓形之間作為畫面主體,七個圓形以絹印的手法結合織品複合媒材製作,銘印上賽德克族傳統的各式神話與傳說,有石頭生人、大洪水、彩虹橋等。旨在以傳統中靈鳥肉身經過世代演近依然存在,但其神聖性逐漸消散,就彷彿傳統與當代的原民性中那些可見與不可見的精神性意義依舊在時空的流轉下不端交錯相依,用說不盡的嘆息安慰世代。

〈Ririh:我可以畫一個圈〉

為第一件作品的姊妹作,並試圖回歸以版畫的平面性談論創作視覺的語言,彷彿第一件作品的藍圖,Rihrih在賽德克的語言中,具有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反覆流轉的意思,此件作品以身為當代原住民青年回看自我身分認同之時,緊握話語權的自由力量,以「我」作為主體,發展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族群為主體的任性

其他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