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aat logo

Rawus Tjuljaviya 張恩滿

藝術家介紹

出生於臺東,生活與工作於臺北。她在影像、雕塑和計畫性創作之間工作。她擁有一半來自母親排灣族的血統,長期關注臺灣原住民族如何在不可逆的現代化進程中去協調和處理其自身於文化、社會及基本生存之間的狀態。以此基礎去挖掘缺失的歷史以及外推廓繪世界的樣貌,寄望發掘藝術可以去轉化的力量。

展覽經歷

展覽
2022 「海洋與詮釋者」,鳳甲美術館,臺北
2022 「第 15 屆文件展:lumbung」,卡塞爾市,德國
2022 「加德滿都三年展 2077」,Taragaon 博物館,尼泊爾
2021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2021 「泛.南.島藝術祭」,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20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19 新加坡雙年展「正確方向的每一步」,吉爾曼軍營,新加坡
2018 「野根莖- 2018 臺灣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18 「XXOO」,FOGSTAND Gallery & Studio,明尼蘇達州,美國
2017 2017.「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作品說明

名稱 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

媒材 單頻道彩色影片、帆布刺繡、有機玻璃彩繪

年份  2022

如同於台灣原住民族沒有文字的口傳歷史;非洲的歌里謳(Griot)是保持口述歷史傳統的吟遊史官。影片以部落有個歌里謳的概念,使用排灣族祈雨古調,吟唱非洲大蝸牛的大航海故事。回應著人類航行進而形成的物種大交換,探尋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的傳播途徑,採集與蝸牛料理有關的植物,轉化為有機玻璃彩繪與文獻刺繡。

Reretan Pavavaljung 磊勒丹.巴瓦瓦隆

藝術家介紹

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ReretanPavavaljung)出生於台灣屏東縣三地門大社村(達瓦蘭部落)。自幼受父親撒古流的藝術熏陶,沉浸在母體文化及藝術。高中就讀藝術學校,其創作手法多元,繪畫、平面設計、雕塑、金工、裝置藝術等。磊勒丹認為,不只是透過繪畫來記錄對現況的觀察,更重要的是創作須寄寓主觀思想與觀念,亦即隱藏在現況觀察背後,更本源的文化核心價值與思考何在?他創立品牌「阿笛丹(ATITAN)」,表達土地的孩子在母體文化滋養與現代設計的激盪下所創造的新動能;在不同媒材之間,勇於嘗試以個人觀點,譜寫屬於土地原真、人文內涵、幽默諧趣交織的當代設計美學。藝術家近年重要經歷包括2015年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磊勒丹的心靈區塊」個展;2017年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裝飾的路——巴瓦瓦隆家族展」;駐村創作方面,2016年挪威科菲尤爾「RIDDU RIDDU」駐村藝術創作等。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跟著炊煙走〉,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台東
2023 〈斜坡上的子民 Kacalisian〉,屏菸 1936 文化基地,屏東
2023 「台灣燈會」,松菸文創園區,台北
2022 「WOKY 華山年度特展」聯展,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北
2021 「海岸燈籠 – 永遠的家 _ 裝置藝術聲光展」聯展,溫哥華美術館前廣場,加拿大
2020 「未來潮 : 2020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聯展,屏東美術館,屏東,台灣
2019 「原路 –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特展」聯展,桃園捷運 A17 站領航站,桃園
2019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2018 「pakialalang 裝飾的路」巴瓦瓦隆家族展,屏東縣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屏東
2018 「斜坡故事 – 大山地門藝術家聯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文中心,高雄

作品說明

名稱 人世界

媒材 壓克力顏料、畫布

年份 2023

我試著去模仿以前老部落雕刻上的形體,沒甚麼預設思考的去創作。  畫著畫著,漸漸的萬物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就好像是有支看不見的古老民族,在現代文明蓬勃發展的同時,默默記錄著融合了人類與野獸、科技與原始、瘋狂與理智的圖騰符號,描述人在成為真正的萬物之靈以前,必須經歷的一場荒謬奇幻之旅。

Ciwas Tahos 林安琪

藝術家介紹

林安琪Ciwas Tahos是視覺藝術創作者(新媒體與行為表演),畢業於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當代視覺藝術系,透過錄像、行為、網路和裝置藝術的跨領域創作,試圖探討主流世界觀之外的新理解形式。近期重要作品展出包含Artspace Aotearoa 個展(紐西蘭),參與第15屆德國文件展(印尼/德國)wagiwagi藝術計畫、2021年未至之城-亞洲藝術雙年展,《她可能來至_ 社》(台灣)、2021年綠島人權藝術季《水池中的土地》錄像作品、和參與2019年第24屆日本國際行為藝術節(日本)。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混血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22 「對話:原民性與現代性之間的平衡」,溫哥華美術館,加拿大(表演)
2022 「生存/抵抗:臺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台南市立美術館,台南
2022 第 15 屆德國卡賽爾文件展「Wagiwagi 計畫 – 向大自然致敬」,印尼、德國
2022 「感知自然」,新竹市美術館,新竹
2022 「作浪」,本事藝術,台北
2022 「找尋迭馬哈霍伊的路徑」個展,Artspace Aotearoa,紐西蘭
2022 「2057:Rehearsing Ways of Living- 給 35 年後的活存演習」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台北
2021 「未至之城 – 2021 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策展
2022-2023 亞當計畫 – 藝術家實驗室,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台北

作品說明

名稱 〈她可能來至_社〉 〈我的土地、當機的我〉 〈Pswagi Temahaoi〉

媒材 雙頻道數位錄像/樂譜、紙 單頻道數位錄像陶製樂器

年份 2020-2023

《找尋Temahahoi的路徑》系列作品

此系列作品探索泰雅族口述故事Temahahoi(直譯:在深林裡的某一個地方)裡面所提起女人可以與蜜蜂溝通和土地之間的關係,此古老的故事對創作者本身來說是屬於酷兒族群的空間,它們在深林裡面所建構的避居地,避開異性戀為本體的空間,故事裡給予一個警示,它們的生存依賴著與自然生態的維持。

《她可能來至__社》

錄像裡的故事結構結合三個敘事脈絡,女人社故事、黃銅鍋故事、我的性別身體故事,來探討身份認同(性別、族群)、口傳故事、土地流失和散離經驗。

《我的土地、當機的我》

透過網路藝術的形式再創雲端空間,網址座標:https://raxal-mu.glitch.me試圖連續性地重新建構跨越地理限制的酷兒雲端地景與社群。

《Pswagi Temahahoi》 當Temahahoi的故事裡女人們可以跟蜜蜂溝通,啟發Ciwas跟隨著泰雅族耆老 Yumin 的 pswagi(光影)知識技術去尋找野生蜂蜜的位置,尋找野蜜的過程作為想像尋找已經被遺忘的 Temahahoi 的路徑,影像中出現的自製陶製樂器透過酷兒身體的氣息作為招喚 Temahahoi 的聲譜,各類路徑的嘗試轉換成重新尋找一個沒有具體座標 Temahahoi 的位置。

Chee wai loong 朱威龍

藝術家介紹

朱威龍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大學畢業于台灣藝術大學,現就台藝讀美術系碩士。創作類型包含平面繪畫、壁畫、裝置和地景藝術。研究方向是富有創意和技術門檻的藝術作品。除此之外,他還致力於特殊兒童的義務藝術教育和研究。曾經參加過台灣兩届的地景藝術,也希望透過各種類型的創作來達到奉獻社會的目標。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亞灣新創大南方廢料重生藝術展覽
2022 「我們 lima 有藝事 – 南島藝術三年展前期調研文件成果展」,1n1 原創空間,屏東
2022 〈海市蜃樓〉,桃園地景藝術節
「變色龍」朱威龍個展
2017 「城外之語」,朱威龍.陳柏源雙個展
2016 〈風之島〉,北海岸地景藝術祭
獎項
2023 臺灣藝術大學師生美展首獎
2022 青藝力永續。藝企再生,銀獎

作品說明

名稱 想家

媒材 複合媒材

年份  2023

以海洋中的燈塔為概念意象,將馬來高脚屋設立於海的中央,屋頂上飛翔著一隻馬來西亞的文化風箏,希望透過藝術作品的飄動、聲浪、光影,讓南島祖先們與現世的「我們」有緣份再次相遇,也讓身處在異地海外的族人們,找到歸航的標記和想望的家。幾千年前,南島語族從臺灣經過海洋向東南亞島嶼擴散,大海將語言、文化、種子漂向世界的其他島嶼,可以說大海也連接著彼此的關係。海的連接超越了距離和時空,連繫著每一顆相似的心,將「我們」的心連接成一體。而作品設置的場域,可以清楚看見下方的隘寮溪,也是在地空間重要的一條河川流域,與西邊方向的大海相通連結,呼應藝術家的作品,溯源而上,必能找到內心真正的家。

Anguc Makaunamun 高敏修

藝術家介紹

閩原混血Kasavakan人。畢業之後從事五年設計與攝影相關工作後, 2017旅居英國一年,重新思考創作在生命的位置。返台後,轉職攝影自由工作者,開始重新參與部落事務與祭儀,並以自身混血身份認同出發,於部落期間觀察文化之演變,衝突與矛盾後,即開啟了在傳統與當代,人與自然,身體與環境,原鄉與城市多樣對比的議題上討論的創作脈絡。

展覽經歷

展覽
2022 「我們 lima 有藝事 – 南島藝術三年展前期調研文件成果展」,1n1 原創空間,屏東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2021 「Mild x Wild 攝影個展 – Homey’s Cafe
2019 山海原力 – 原住民族藝術展
2018 〈身體出版社 – 情慾限定 – 十八禁の小房間聯展
Eye Flow 愛福祿三人聯展
獎項
2022 PX3 2022 Fine Art Nude-Honorable Mention
2021 PX3 2021 Fine Art Nude-Honorable Mention

作品說明

名稱 〈「記憶平板」系列〉〈「繚繞獸首」系列〉

媒材 複合媒材/相紙

年份 2023

「記憶平板」系列重新演繹當代都市原住民族群,在面對更迭之殖民歷史中,游移在原鄉和都市之間,臺灣原住民自我認同的探索,似乎也是南島語族共同的生命縮影。「繚繞獸首」系列則以幼時的超自然體驗出發,藉由重塑人與動、植物的容貌,創造新的圖騰符號,建立人與自然環境的新連結,並試圖創造一個「我們」共同的崇拜場域與泛靈信仰的生活實踐,建構儀式性的生命態度面向嶄新的未來。

Ljaljeqelan Patadalj 郭悅暘 Sutipau Tjaruzaljum 陳亮

藝術家介紹

郭悅暘身為千禧世代的創作者,近年以影像媒材來創作,並將部落作為創作基地,創作的理念與精神圍繞著部落人的行動與發展,同時更也關心土地、人、文化與生命的永續,透過作品聚焦於原住民族青年的議題,持續地創造「當代原住民青年」,在遵循傳統之中仍能有新的可能及突破。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microdomains 微域當代藝術展」, 花蓮石雕博物館 , 花蓮
2023 「degrees of freedom for black hole 黑洞的自由度」,板橋藝文中心,板橋
2023 「Boundary Layer Flow 流動邊界」,屏東美術館,屏東
2022 「叢生」兩岸優秀藝術家聯展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
2023 「another continent 另一座板塊」,臺東美術館,台東
2021 「The oceans and the interpreters 海洋與詮釋者,詮釋者放映計畫」,鳳甲美術館,臺北
2020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屏東美術館,屏東
2020 「Assembly of Communities:MIX 合力組裝米可斯」,臺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20 「Taiwan Annual 台灣當代一年展」,花博爭艷館,台北
2019 「長乘寬」北藝大學生聯展,水谷藝術,臺北

藝術家介紹

當從母體孕育時,特殊的血液就在她體內流竄著。陳亮的血液來自世界各地,從歐洲到大洋洲,最終住進了排灣族的子宮。大學畢業後,有機會回到部落的藝文工作室作藝術行政的工作,不知不覺中開啟了探索自我身分認同的這條路。從自身複雜的血緣、基因中探討我的外貌與靈魂編織的意象,不同角度及心境探討「我是誰」。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Bagage Cabine」,巴瑪科,馬利
2022 「很可以 _ 方言練習」青年藝術培力計畫,台南生活美學館,台南
2022 「我們 lima 有藝事 – 南島藝術三年展前期調研文件成果展」,1n1 原創空間,屏東
2022 「尋找 Kipakim」2022 斜坡上的藝術村藝術家創作聯展,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作品說明

名稱 〈pacacada (距離)〉 〈一席系列:臉部辨識〉 〈一席系列:XY XX XX XY〉

媒材 數位影像/相紙

年份 2023

作品概念: 〈距離 pacacada〉、〈一席系列〉 

藝術家郭悅暘與陳亮(臺灣)共同創作的作品,以錄像和手織探討遷徙年代與「復返」的議題,尋找回歸航線與自我的主體性,同時尋求新世代的文化自覺與認同感,重塑人類的生存與環境空間的必要關係。〈距離 pacacada〉,看見「海洋」成為南島語族的文化橋樑,也看見「人」的身體走動在遷徙的途徑。山、河、海三者在歷史境遇中交錯、對話著,在某個時空裡不只是線性存在更是曲線的延伸。〈一席系列〉,以傳統月桃編織的技法,試圖以臉部辨識系統提問人類形塑的距離感,並藉由作品的呈現幫自己說上「一席話」在自然環境裡的原鄉,或是在繁華世界的現代城市,總是期待在被疑惑「像與不像」的背後,有一席話幫自我找到確立與認同感。

Ali Istanda 胡家瑜

藝術家介紹

胡家瑜的創作風格簡練,在學期間歷經各種風格的變化,嘗試、摸索後,最終又回歸到自己的初心。同時胡家瑜也意識到,希望能通過年輕化的作品打入年輕人的市場,讓不同年齡層的人有機會接觸、認識到原住民文化的風貌,這份決心也應用到其畢業製作中,以十三月年曆的形式,來帶領觀眾追本溯源,了解布農族祖先最開始的生活方式,解讀出傳承的脈絡、部落原本就不同於漢人的生活結構。

展覽經歷

展覽
2022 我們 lima 有藝事 – 南島藝術三年展前期調研文件成果展」,1n1 原創空間,屏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畢業展,侊 SPARKLE,高雄

作品說明

名稱 洪水過後 就有島嶼/時山月 13Months

媒材 木刻版畫、複合媒材/樹脂版畫

年份 2023

〈洪水過後就有島嶼〉,對自身母體文化的認同感,藉由神話故事的文學性與藝術性重新思索人與島嶼、人與海洋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所構成的生活哲理。大洪水過後就有了不同島嶼的形成,人們四處流動,有的留在原點,有的順著水流向他處,不管走向哪條路,都已經築建了新的生活,我們的流動過程,雖然不同卻也依稀相同。既然洪水過後就有了各自的島嶼,那就好好成為自己,並記憶著「我們」的經歷。〈時山月13Months〉,將傳統的年曆文化勾勒出屬於自己的生態環境觀,在四季如常的轉動中,與布農族人過著數算月亮和山的時間,在繁忙的每個月份中,逃脫時空的束縛,積攢屬於自己獨特的第13個月。

Ljailjai Tult 沈萬順

藝術家介紹

沈萬順在看到木頭時,都會先在心裡模擬過,「心中已成形,那作品就會成形」是他的創作方法。創作非常長時間的沈萬順的培育過程是看著老人家的製作並且進一步學習,從少年時期學習木雕的經過,經歷當年國民政府來台大肆砍伐檜木,到父親如何教導他雕刻,從觀察人類到內化為內心的靈感養分,從傳統顏料的來源到現代媒材油漆之使用,沈萬順帶著他與生俱來的幽默,分享了數段木雕路上的故事。

展覽經歷

展覽
2021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屏東
2020 「北大武山下的風采」泰武好藝~回佳經典雕刻賽作品展,泰武國中,屏東
2018 「美木傳菁:探索屏東泰武鄉木雕工藝之路」木雕展示,屏東原住民文化會館
2011 「原藝在部落 -100 年度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畫分區展覽」,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2010 「排灣木雕之美 – 沈萬順木雕特展」,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屏東
2004 第二屆木雕山海情—中正紀念堂集團木雕創作,中正紀念堂,臺北。
2000 「雕鑿山海情─第一屆臺 灣原住民巨型木石雕展」,大安森林公園,臺北
2000 原住民工藝聯展,總統府藝廊,臺北
紀錄 / 獎項
2022 登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排灣族木雕 ( 泰武鄉 )」文化資產保存者
2021 屏東縣《原住民族終身成就獎》

作品說明

名稱 〈i tjaivililj(我們的未來式)〉

媒材 木、油漆

年份 2008-2023

圖騰記載著代代相傳的古老故事,pulima以雕刻的形式述說與土地、自然共生的生活,也以雕刻顯露具象的思想世界。在展場原有的傳統石板屋旁,設置7座巨大的傳統木雕人像作品,由粗雕到精細、單色到彩色的直線排列,木雕人像凝視著前方,望向共同的方向,透過凝視的眼睛指向南島語系的根源起點,那起點便是祖靈的居所,人生命、語言、文化、神話故事傳說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i tjaivililj(我們的未來式)〉 。

Sya man Misrako 張世凱

藝術家介紹

張世凱熱衷於推廣拼板舟與海洋文化,他曾歷經八零至九零年代蘭嶼人口外流,拼板舟製作技術出現傳承危機,在他的堅持之下,近年已有更多的部落青年隨同他造舟,一同磨練技術。這幾年,他為了實踐與已故導演好友齊柏林的約定,他帶領族人朋友乘十人舟繞行臺灣。另外,他更與索羅門群島、諾魯、馬紹爾群島的製舟團隊交流並建立長久的情誼,在他們離開臺灣數年之後,修繕維護他們曾在臺灣打造的船隻,揭示海洋文化的緊密聯繫。為回應本次策展主題《我們之所以是我們》,張世凱提出他的展覽理念「迴島」,他表示每一個在臺灣的族人都像粗胚的小木舟,期待回到家鄉的灘頭,烙上與家鄉華麗拼板舟一樣美麗的圖案與印記。

展覽經歷

展覽
2022 「我們 lima 有藝事 – 南島藝術三年展前期調研文件成果展」,1n1 原創空間,屏東
2021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 – 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2020 達悟族拼板舟及工藝品展覽,中山大學,高雄。
2017 「臺東聚落回聲」臺東文創形象展,101 辦公大樓 Gallery 101,臺北
2012 「那路很會彎」第三屆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畫聯展,高雄美術館,高雄
相關經歷
2019-2020 划渡台灣拼板舟計畫
2019 社子國際龍舟交流臺北
2018 舟遊大會師,臺南運河,臺南
2012 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
2011 「臺東太麻里排灣部落重建與傳承」講座 – 跟著大船去旅行 影像分享,臺東

作品說明

名稱 〈洄島〉

媒材 木、石、砂

年份 2022-2023

展場空間與以海邊沙灘作為銜接意象,在沙灘的前方懸吊多艘小型木雕拼板舟,同時在沙灘上安置馬紹爾、所羅門等太平洋島國的舟船,意表南島語族以舟會海,從海洋取得生活文化內涵,擴散南島語族的航線足跡,除了船舟的展示,牆面一角傳播著航行在大海的影像與浪花拍打的聲音,探討南島語系子民所共同面對的現代衝擊與課題,青年人口外移與迷失,原有的工藝、傳統技藝、造舟技術、語言文化的潰散等,是一種〈洄島〉的反思與倡議。

Siyat Moses 阮原閔

藝術家介紹

「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語言是可以比創作更能去抒發這樣的情感。」對阮原閩來說創作突然出現了一個意義,且這件事情使他能夠持續的創作下去。在追尋自己原住民的身份過程時,要融入一個群體,最一開始,最基本需要外在的改變,從父親那裡接手的衣服,裡面包含了許多的情感,讓阮原閩思考自己是否真能擔當得起。臺灣在南島語系中不只是在地理上面、政治上面,都處於相對邊緣的狀態,我們也處在安全地帶裡,邊緣的線不只是一種隔絕,是認清自己身份的過程,往外走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誰。

展覽經歷

展覽
2023 複眼觀:消失與定格的肖像-原住民族攝影展|花創園區 24 棟|花蓮市
2023 混血人|臺北當代藝術館 MoCA |臺北市
2023 掀開那刻|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臺北市
2023 版之所是、版之何是、版之何用?|十一份美術館|桃園市
2022 「一身的紅」阮原閩個展|覓計畫 Seek Project |臺北市
2022 另一座板塊|臺東美術館|臺東市
獲獎與提名
2022 2022 南島國際美術奬|入選獎
2022 「一身的紅」個展獲第 20 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2020 獲文化部與原民會臺北藝博合作推薦:2020Venuciar 原住民新銳藝術家
2018 2018 高雄獎|版畫組入選獎

作品說明

名稱〈 Ririh:昔在今在〉 〈Ririh:我可以畫一個圈〉

媒材 複合媒材

年份 2023

神話可說是人類某種永恆的真理故事或象徵,這種永恆真理通常屬於美學的範疇,藝術家阮原閩作品〈Ririh:昔在今在〉及〈Ririh:我可以畫一個圈〉,以賽德克族「繡眼畫眉鳥Sisin」的傳說故事為題材,讓Sisin鳥穿梭在7個圓形之間作為畫面主體,7個圓形以絹印的手法結合織品複合媒材創作製成,旨在傳統中的靈鳥肉身雖然經過世代演進,至今依然存在,對我們而言,傳統到當代的那些可見與不可見的神聖精神意義,依舊在時空的流轉變遷下交錯相依,成為「我們」文學與美學生活的重要內涵。

〈Ririh:昔在今在〉

以賽德克族傳統神話故事:繡眼畫眉鳥Sisin的傳說作為發想,主旨為生命的圓,如只傳統織布機上相連的布,禍福相倚的生命旅程、歷史中的世代交替、當代與傳統之間的無限輪迴。整件作品,以Sisin鳥穿梭在七個圓形之間作為畫面主體,七個圓形以絹印的手法結合織品複合媒材製作,銘印上賽德克族傳統的各式神話與傳說,有石頭生人、大洪水、彩虹橋等。旨在以傳統中靈鳥肉身經過世代演近依然存在,但其神聖性逐漸消散,就彷彿傳統與當代的原民性中那些可見與不可見的精神性意義依舊在時空的流轉下不端交錯相依,用說不盡的嘆息安慰世代。

〈Ririh:我可以畫一個圈〉

為第一件作品的姊妹作,並試圖回歸以版畫的平面性談論創作視覺的語言,彷彿第一件作品的藍圖,Rihrih在賽德克的語言中,具有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反覆流轉的意思,此件作品以身為當代原住民青年回看自我身分認同之時,緊握話語權的自由力量,以「我」作為主體,發展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族群為主體的任性